第91章 分红_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笔趣阁 > 不朽国士:从逆向工程到为国铸剑 > 第91章 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91章 分红

  对于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把自己给刷成博士,张志鹏还是比较满意的。

  他微笑着说:“志鹏听从老师的一切安排!”

  郑敬之笑着点点头说道:“这个书稿你再拿回去看看还有没有修改完善的地方。”

  “我这边呢,跟校长说一下,跟学校出版社那边打个招呼,争取能够在春节之前就把你这本书给出版了。”

  张志鹏拿着自己的书稿回去再做修改完善。

  而郑敬之则是去跟校长董浩明商量了一下。

  董浩明听完郑敬之的讲述,欣喜地说道:“博士论文就能写到这样的高度,实在令人惊叹!”

  “我跟学校出版社那边打个招呼,等志鹏同志把他的专著修改完善之后,马上就把他这本书给出版了!”

  “嗯!以后,咱们航空航天类专业的学生,都要把它当做一门课来学!”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张志鹏的第一本专著就开始走出版的流程。

  西工大出版社将这本书列为了开年最重要的学术专著出版计划。

  到1992年的1月下旬,张志鹏的这本《战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专著就被印刷出版了。

  首印只有3千册。因为学术专著终究只是一个小众的书籍,看的人不多。

  首印3千已经不能算少了。

  这本书出版之后,校长董浩明就先拿到手了一本。

  他认真地阅读了一遍,读完之后,十分的感慨:不愧是天才之作啊!

  这书好好学一学,是绝对有很大收益的!

  于是,董浩明就让自己的秘书钱一舟从出版社要了几十本,他将这些书邮寄给了航空工业领域的一些大家名家。

  其中自然是包括不少著名理工科大学的教授以及系主任的。

  国防七子的相关专业的名教授名专家人手都要寄一本。

  董浩明这是要显摆一下。

  本校出了这样一个天才,写了这样一本好书,不能独乐乐,还是要众乐乐才成。

  董浩明也希望其他学校能够把这本书当成教材来用。

  不过,为了保护张志鹏的身份起见,这本书仍然是用了张志鹏的化名“龙长志”。

  哈工大航天学院,院长张友松的办公室。

  张友松刚刚接到了老友董浩明寄来的一本书。

  张友松拆开了包裹,包裹里除了一本书之外,还有一封信。

  董浩明在信里告诉张友松,这本书是本校一位青年天才撰写的博士论文,书写得非常的好,内容扎实,实践应用性很强。

  董浩明希望张友松好好读读,如果觉得本书还不错的,可以在哈工大尝试着推广当教材使用。

  张友松看完信,他拿起了还散发着墨香的新书。

  书名就很是吸引了张友松:《战机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

  这个书名可就太大了点儿。

  而且,不太可能研究出什么新东西。

  一般而言,博士论文不会选这么大的选题做文章。

  张友松心想,老董这是有王婆卖瓜之嫌疑啊!

  一个学生,能把飞机发动机的设计与制造给搞透彻吗?

  他还是尝试着开始读这本书。

  张友松这么一读啊,他就被这本书给吸引了。

  他感到非常的震撼。

  因为,这个专著它内容非常的新颖,提出了不少的新而有说服力的理论。

  这真是一个博士生写的?

  张友松很是有点儿疑惑。

  他开始全身心地阅读这本书。

  他花了三天时间,把这本书给粗略看了一遍。

  看完之后,张友松合上书本,他轻轻地叹了口气:真的是天才之作啊!

  早就听说西工大的郑敬之团队攻克了铼单晶叶片的批量制造难关。

  看来,这位年轻的博士应该是非常重要的参与者。

  这本专著,的确是写得非常好!

  已经是超过绝大多数的航空领域专家教授的水准了!

  张友松心想,用这本书来当教材,其实还是相当不错的。

  真是羡慕人啊!

  这么好的人才,怎么就没出在我们哈工大呢?

  张友松抓起了办公室桌子上的电话机。

  他开始给董浩明打电话。

  此时,在他办公室的窗外,大雪正在纷纷扬扬飞舞落下。

  电话打通了。

  是董浩明本人亲自接的电话。

  张友松向董浩明表达了祝贺:“老董啊!祝贺你呀!伱们学校又培养出来一个天才啊!”

  董浩明笑道:“谢谢!老张你收到我寄给你的书了吧?”

  张友松笑道:“我都看完了。看完之后,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在信里说得没错,这本战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的确是写得太好了。”

  “简直是无以复加的好!”

  “非常适合当教材!”

  “而我们也已经决定,把这本书作为我们相关专业所有大二学生的教材来使用!”

  “当然,其实它更适合研究生的课程!”

  “这样吧,你给我们先印个3000册吧……”

  就这么地,董浩明又成功地让哈工大把张志鹏的这本专著当成了教材。

  为啥加了一个“又”字呢?

  那是因为,在这之前,南航、北航等学校都已经做了回馈,都觉得这本专著非常适合当教材,所以,他们决定要把这本书当做教材。

  因此,张志鹏的这部博士论文专著《战机发动机设计与制造》刚刚出版印刷,就连续加印了两次。

  总印数达到了3万册!

  这对于一本学术专著来说,是真的相当成功了。

  而在董浩明在全国范围内推荐张志鹏这本书的同时,张志鹏也接受了一次秘密的博士论文答辩。

  他顺利地通过了答辩拿到了博士论文,就此博士毕业了。

  张志鹏通过答辩拿到博士学位之后,董浩明跟张志鹏谈了一次话。

  他笑着说:“志鹏同志,你的博士论文这次可算是大获成功了啊!”

  “目前,全国范围内,已经是有十多个学校准备把你的这本专著当教材使用了,学校出版社高兴坏了,之前的时候,他们还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呢,一本学术专著,短时间里印数达到了3万册之多。”

  张志鹏微笑着说道:“能为学校争光,我很高兴。”

  董浩明说:“谢谢你给咱们学校争得了这么多的光彩和利益!”

  “我是真没想到,龙芯公司竟然在过去的一年盈利达到了5个多亿,这也太厉害了!就按照志鹏你定的分红比例,拿出2个亿出来分红。”

  “咱们学校百分之二十的股份,竟然也能分到4千万啊!这对咱们学校的发展实在是太重要了!”

  龙芯公司在过去的1991年可谓是十分的红火,它生产的芯片畅销全国,营收突破了8个亿,净利润5个多亿!

  就这个成就,已经在国企序列里属于很牛的存在了。

  当然,龙芯严格意义上讲,也不能算是纯血的国企。

  因为,张志鹏本人也拥有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嘛!

  张志鹏笑着说道:“校长,以后啊,咱们学校会分到更多的利润!8个多亿的年产值,只是才刚刚开始而已!”

  董浩明笑道:“我已经很知足了,你知道吗?我们去年拿到的办学经费也不过才3000多万而已!”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ms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ams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