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84 章 惊魂夜_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笔趣阁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284 章 惊魂夜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84 章 惊魂夜

  康熙朝两位与成龙的相遇不得不说真的是一场缘分。

  两个人年龄不一样,一个年老,一个年幼。出身也不一样,大于成龙是明朝遗民,小于成龙是汉军旗人。

  但是两个人的命运都很坎坷,大于成龙在明朝末年经历了社会动荡,小于成龙在年幼的时候经历了颠沛流离。

  后来做官,大于成龙自从一把年纪出来做官,他在外地,老妻和孩子在老家,出去做官二十年没和老妻见面,生活极其清苦,纵然是做官做到了两江总督,成为封疆大吏,也并没有给家族和子女带来什么好处,遗物仅仅是一只装官服的木箱子和一件官服。因此这位大于成龙被称为“天下第一清官”!

  小于成龙因为出身镶黄旗汉军旗,在物质享受方面比大于成龙优越一些。又因为他伯父没有儿L子却有战功,他依靠伯父的战功成了七品官步入官场。年幼的经历让他对百姓甚是怜惜,因此后来爱民如子几乎成为孤臣,数次陷入官场倾轧,人生起起落落。

  这两位于成龙曾经在一起共事,大于成龙是小于成龙的上官,没有因为重名而对小于成龙打压,还在康熙跟前举荐提携过他。

  大于成龙谥号“清端”,小于成龙谥号“襄勤”,有句话说“前于后于,百姓安居”。

  因此于成龙去世的消息传来,海棠考虑了一下自己手头的工作量,跟十一阿哥说:“我本来想去于成龙的灵前上一炷香,可是走不开,你替我去一趟吧,顺便给他们家的人送些钱,于成龙的一切后事我出钱了,别让他们家的人有更多的花费了。”

  十一阿哥应了,就出去吩咐人准备出行。

  因为海棠在江宁借住办公,于成龙是在清江浦(今淮安)河道总督衙门去世,所以十一阿哥要去清江浦一趟。为了保证他的安全,海棠把带来的侍卫全部交给了十一阿哥,因为她一直在织造府,足不出门,十一阿哥想着自己就是全部带走也无妨,于是就打算带人去清江浦,早去早回。

  他走了之后,海棠就接连收到了几份报告,有些当地的村民抱团拒绝测量,甚至有些地方出现了一个宗族,一个村子的不允许测量的事儿L。

  海棠也就是想了一下,她对这种事儿L早有准备:“不是让驻防的旗丁跟着一起去的吗?是测绘的官吏激起民愤了?”

  下面回答:就是刁民不想让测量他们的土地,因为测量了,日后就要按着册子交税。

  海棠再问:“你们跟他们说了吗?山地是不测量的,也就是平地才测量。”

  下面回答:那附近没山地,全是平地,土地很肥沃,都是上好的水浇田。

  海棠了然地点头,那就是富裕一些的地方,土地不多,但是觉得所有收入都该是自己辛勤劳动得来的,交税觉得肉疼,

  海棠问:“阻拦你们测量的土地大概有多少?几十倾还是上百倾?”

  下面回答:没多少,大概有七八倾的地。

  七八倾?

  海棠想了想,能躲税的

  都是些大地主和官吏,升斗小民哪个能躲开苛捐杂税,以前都交,为什么现在拒绝测量呢?她想了想,觉得就是两个原因:要么是官员嚣张跋扈,要么是人家听了流言蜚语。

  她就说:“找人问问到底是怎么回事,先别硬顶,跟他们解说清楚。而且这次江南的清查都快查完了,要是刚开始查,我必是要出去看看的,这都要结束了,就剩下一个小尾巴,反而出了问题闹到我跟前,”海棠叹口气,“好自为之吧!”

  下面的人退下了。

  海棠对这事儿L想了很久,就觉得这事儿L里面处处透出诡异,不说其他的,就说这事儿L发生的时机就不对。要是刚开始清查的时候闹出来,她觉得是正常的,可是现在都要结束了,前面那么多人那么多土地都没人说什么,这些人十里八村的乡亲也没说什么,怎么就一个地方不同意呢?

  她想了一会,跟孙玫说:“对外放出消息,就说明日本王要巡视江南各处。”

  孙玫着急地说:“可是十一爷把卫队带走了,您出去没卫队跟随容易出意外,要不等十一爷回来再说?”

  海棠摇头:“没事儿L,你这么传信就行。”

  海棠打算出去走走,朱尔哈岱带着人在江南蹲了这大半年了,一直没什么大收获,小鱼小虾没必要抓,这是好机会。就跟孙玫说:“有抱残守缺呢,放心吧。顺便派人给朱尔哈岱送信,把今日之事告诉他,他知道该怎么办。”

  孙玫应了一声,心里没底,她没见抱残守缺出手,不论是在西北还是在江南,抑或在京城,抱残守缺两人整日窝在房间里打坐,吃饭都是人家送进去,连门都不出,孙玫实在是不知道这两位为什么受重用!

  孙玫去找曹寅夫妻说明情况,让他们给准备马车,此时抱残守缺听从海棠的吩咐也开始准备。

  海棠不准备带不相干的人,她带着盐宝和抱残守缺出行,目的地暂时没说,交代了孙玫各种注意事项后,第二日就出发了。

  一辆不起眼的马车,两个赶车的老仆,风尘仆仆给出了城,出城后马车向着昨日报告抵制测量的地方而去。

  这一路的行迹落入有心人的眼里,有心人心里窃喜,都暗中默默地跟着车,走了两三天后,下面的人确定了,此行人不多,走得也不快,只有两个老太监,一个女人,一条狗和一驾马车。

  抱残守缺早发现有人跟踪,他们反对海棠从织造府出来,这太危险了,不只是被罚税罚得肉疼的地主豪强对海棠心里有怨言,还有反清复明的人在暗里盯着,而且只有他们两个,很难保护海棠的周全。

  海棠则是笃定跟踪他们的人不敢在白天人多的时候出手,只有晚上在驿站有机会。她跟抱残守缺说:“咱们这一路上走的是大路,而且江南村里和草原不一样,在草原上走几天都未必能看到人,在这里三五里地就有一个村子,人多的地方他们是不会下手的。”

  这几年抱残守缺的年纪大了,当初跟着海棠的时候是三四十岁的模样,现在则是五十出头了。抱残那阴恻恻的脸

  庞因为皮肤松弛更显可怕,而守缺则和抱残不一样,他显得满脸横肉,而且没一丝皱纹,看着也是个上了年纪的人了,却没有皱纹,有几分诡异和可怕。

  抱残摇摇头:“未必啊!”

  守缺也说:“您是觉得他们有点良心,不会伤及无辜,您可能想错了,在他们看来,杀了您一个就是拉上一个村子陪葬也是值得的!”

  海棠捧着碗看着坐在旁边的抱残守缺:“你们一直觉得我这次出行太不冷静了,也确实是这样,我之所以要出来,是因为我若是不出来,抗拒的百姓和一心完成任务的官员必定爆发矛盾,最后必定闹出来人命来!

  一旦闹出人命,民间积怨就会沸腾,那种蛮夷论调再次出现,裹挟着百姓参与进来,最后只会是百姓流离失所,这时候不能再出事儿L了。当年扬州大辟,到如今汗阿玛每次南巡都要去扬州一趟安抚人心,这次一旦闹起来,很难控制规模,谁知道会死多少无辜的人。”

  没人带头闹事儿L,测量土地会很快结束,一旦有人在其中煽动,事情就变得莫测了起来。海棠可以在织造府一直安坐,但是下面会风波不断,甚至会闹出人命,地方上反抗情绪高涨,朝廷里面会有人趁机参她一本,事情会向着最坏的方向而去。

  朝廷有朝廷运转的规矩,民间有民间约定俗成的公道,只要有人想添乱随时就能添乱。

  她把自己碗里的剩饭喂给盐宝,看着盐宝吃饭,跟抱残守缺说:“一味回避不是办法,躲是躲不掉的,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既然人家出招了,我就接着,都说‘善战者无赫赫之功,善医者无煌煌之名’,要把所有的坏事掐灭在萌芽之际。我选了这座驿站就是料定他们今日晚上必来,因为晚上撤退方便,夜色能掩护咱们,也能掩护他们。”

  守缺说:“就该叫上朱尔哈岱将军一起来。”

  朱尔哈岱跟着十一出去了,海棠说:“我在出来前跟他们传信了,他们会很快追上来的,我如果估计不错,朱尔哈岱和十一弟快来了,快了就是前半夜,慢了就是明天早上。这就是为什么今晚上必会出事儿L的原因,没了今天这个机会,他们想要行刺我千难万难,这是难得一见的机会啊!”

  谁都想用最快速简单的办法把事儿L给解决了,对方想刺杀海棠,觉得拿皇帝的女儿L祭天一了百了。海棠想快刀斩乱麻灭了他们,觉得这些人被钓出来一网打尽日后江南安稳不少。因此海棠拿自己做鱼饵,对方被逼着在今晚上决战。

  海棠忍不住感慨:“多读些兵书好啊,一旦行事在自己的掌控内,一切都显得从容起来。”她低头拍了拍狗头:“今晚上必然会出事!”

  抱残守缺默默无言,海棠是从容了,觉得自己算无遗策,但是这过程太惊险了!

  因此两个人都觉得事难办,都苦着一张脸。

  等盐宝吃完,驿站的人来收了盘盏,海棠就带着盐宝回房间。天色暗了下来,抱残守缺以夜色为掩护,贴在了屋脊的两侧,默默等着天亮。

  驿站还有其他人借

  住,然而最好的房子和院落是海棠住着的,所以这里很安静,和别的住客离得很远,此地也无人靠近。

  半夜盐宝睡觉的呼噜声瞬间消失,房顶上的抱残守缺心头一凛:来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盐宝站起来,轻巧地走到床边,从帐子的缝隙里钻进去跳上了床。

  有人翻墙进来,抱残守缺立即把身边的硬弩拿起来,破空之声接连响起,黑暗中有人闷哼倒地。随后接二连三的破空之声响起,数不尽的黑衣人闯进来,妄图以人数压制他们。

  抱残守缺身边的箭很快没有了,不得已从屋顶上下来,混战开始,惨叫声和兵器的撞击声很快就传了出去,驿站里面其他住客发现了刺客,整个驿站在尖叫中混乱了起来。

  驿站中过路借宿的官员知道郡王在这里,于是有人带着家丁随从出来和人捉对厮杀,驿站的仆役赶紧去城中叫人,然而夜间城门关闭,他们是进不去的,只能先赶到城门下,等着天亮了再进城。

  对于刺客来说,别人都是不重要的,现在时间太紧,杀了那妖女是最重要的!这些刺客不断向着屋子冲杀,抱残守缺只有两人,被刺客围攻很难顾忌到方方面面,在混乱中有刺客冲进房间。外面喊杀声震天,房间里静悄悄的,甚至没有点灯。

  刺客也没有悄悄地进去,而是直接闯进去,借着外面火把的微弱光亮扑到床边,压根没掀开帐子,直接伸出刀就乱砍。这时候帐子里一只凶兽发出嘶吼,随即扑出来,凶兽一百多斤的体重把人撞飞,然而凶兽轻巧地落地,瞬间扑上来,刺客发出“嗬嗬”的声音,挣扎了几下不动了。

  刺客太多,随后又有几个举着火把直接撞破门进来,其中一个扑到床前去,剩下的两个和盐宝缠斗,盐宝十分凶悍,眨眼间解决掉三个。屋子里躺着四个人,盐宝悄悄地躲在门后。

  没一会又闯进来两个,这两人在门口看到屋子里地上扔着的火把和躺着的四个人,顿时说了句:“有诈!”

  这两人居然不敢往屋子里来了。

  其中一个顷刻之间看出来了:“他们的伤都在喉部,是那只大狗!”

  手中握着火把的人立即把火把投掷到了床上,大火瞬间蹿起来,两人清楚地听见野兽发出的嘶吼,却不见有人从床上下来。

  门口的两人对视了一眼,都不确定那妖女是不是在这间屋子里,耳边野兽嘶吼声让人生出畏惧,两人都有了几分退意。

  因为地上四具尸体几乎不见搏斗挣扎后的痕迹,衣服都整整齐齐,桌子也也不见打斗的模样,可见是死得太快,那只狗好牙口!

  两人往后悄悄地退了一步,不敢立即转身逃,就怕大狗冲出来扑倒他们。

  此时野兽的嘶吼声又响起来,声音低沉可怕,两人吓得刚要挥刀做防御,两支箭急速到了眼前,两人只低头防备着狗子,冷不防高处飞来的箭瞬间穿透眉心,立即双双倒地。

  盐宝从门后出来,咬着衣服把门口的人拖进来,又躲到了门后。但是屋子里冒出浓烟,火势越来越大。浓烟往上飘,盐

  宝不受影响,它很担心海棠,海棠就蹲在房梁上,浓烟在眉毛以上飘,暂时没被呛着,就是熏的流眼泪。

  动物对火焰有种天生的畏惧,整个大床在着火,盐宝有些焦躁,不住地来回踩着爪子想要拔腿就跑,要不是海棠在这里,它这会早就跑出去了。

  这屋子里的火势很大,映照着整个屋子都是红彤彤的,然而窗户上没有人影,各处都静悄悄的,任凭大火在烧。

  抱残守缺在厮杀的时候看了一眼房子,盐宝没叫就没事儿L,他们也不着急去救火。

  刺客们看到他们不着急,房子都点着了,屋脊两边的瓦片缝隙里都开始冒浓烟了,可见里面是没人!有人早呛得受不了出来了。

  屋子里盐宝紧紧的贴在房梁下端的墙角处,各处都在着火,这里有窗户,一旦全部着火,只需要海棠一声令下,它就能和海棠同时从窗户里跳出去。

  但是海棠还在房梁上蹲着,火焰都开始舔舐房梁了,她一点都不着急。

  盐宝发现能活动的地方越来越少,它已经感受到了灼热,焦急的在原地转圈。

  海棠把手指放在嘴边,跟它嘘了一声,盐宝只能蹲在墙边,现在它能转圈的空间也在减少。

  这时候院子里的刺客已经很少了,地上躺满了尸体,看着房顶开始冒出火焰,驿站外面一声尖啸,还活着的刺客瞬间撤了。

  房子里各处都噼里啪啦地在燃烧,驿站里面开始敲锣打鼓地组织人救火,海棠蹲在房梁上,感觉到房梁在松动,救火的人已经开始往院子里送水了,海棠跟蹲着的盐宝伸出两根手指,指了指窗户。

  盐宝转身一头撞开正在燃烧的窗格,海棠紧随其后从房梁上跳下来,钻过火圈就地打滚,扑灭了身上的火焰后,在周围人的惊呼声中和盐宝钻进黑暗里不见了。

  抱残守缺看的清楚,瞬间跟上,三人一狗躲了起来。

  大约两刻钟后,十一阿哥和朱尔哈岱来了。卫队包围了驿站,救火和找线索同步展开,十一阿哥跟着抱残守缺见到了海棠。

  海棠这会在树上蹲着,正一点点地把一百多斤的盐宝放下去。盐宝被绳子捆得很不舒服,自己挣扎了两下,海棠就觉得手心被绳子摩擦得刺痛,手一松绳子滑下去,盐宝扑通掉地上了。

  海棠赶紧看盐宝,盐宝翻身站起来,找抱残守缺把身上的绳子解开。

  十一在下面站着:“姐,你都会上树了?”

  海棠背着弓箭从树上下来,下来后说:“上树怎么了?我上树是因为我身轻如燕!”接着问:“给于大人上香了吗?”

  “上了!上完收到你传信,就赶紧回来,都没坐他家的席。”他上下看看海棠,问:“没事儿L吧,我闻到有股子焦煳味。”

  朱尔哈岱跑来,跟海棠说:“郡王,借这狗子用用,那伙子刺客边跑边销毁痕迹,十分狡猾。”

  说完就要拉盐宝,抱残守缺说:“我们跟着一起去,请朱尔哈岱将军派人保护好我们主子和十一爷。”

  这是自然,朱尔哈岱留下了一半的侍卫,带着盐宝和抱残守缺出发了。

  海棠住的地方已经被烧毁,驿站这里腾出两间房给他们姐弟。

  海棠就询问了今日参与者的伤情,带着弟弟去今日同住驿站的人家走访,温言安慰了这事儿L官员的家眷,折腾到后半夜才回到新房间休息。

  海棠睡不着,起来给康熙写信,着重说明自己和十一没事儿L,这是一件小事儿L,就此打住,别再扩大,一旦扩大下去,附近的村民,江南的官员,和刺客来往的很多无辜之人都会被卷入其中。

  第二天一早,附近的官员来了,诚惶诚恐地请罪。到了下午,朱尔哈岱带了很多刺客回来,有的是活的,有的是尸体。紧接着就开始审问,刺客的家属被官府捉拿羁押,随着这个消息传出去,整个江南都安静了,大街上的人瞬间减少至最少,米价开始波动。

  各个渠道的消息汇聚到康熙的手里,康熙此时在木兰围场返回京城的途中,他收到海棠遇刺平安的消息后怒不可遏,立即派遣五阿哥六阿哥从北方骑马带人取道坐船去江南。同时心里七上八下,不知道江南如今是什么状况,又走了两天,江南各处的消息如雪花一般到了他手上。

  江南各地的米价在剧烈波动,这是市面要乱的前奏。继而是曹寅,李煦,孙文成三织造报告江南的各处的反应,从民间到官场的反应、物价悉数详细奏报。

  曹寅更是把刺杀的始末,朱尔哈岱的所作所为,以及如今被牵连人员的出身都上报给了康熙。康熙拿着曹寅的信和朱尔哈岱的信比较,几乎是一模一样。

  这里面有不少江南名流被牵扯进去,看得康熙冷笑连连,甚至有些人的家奴被朱尔哈岱在当天夜里追上活捉,这些家奴攀咬出主人,说是受了主人指使。

  这些主人一口咬定不是为了反清复明,是因为郡王测量土地损了自家的利益吓唬她一下,绝无反抗朝廷的打算。

  这类供词朱尔哈岱不信,康熙更不信!因为反清复明一旦查明,全家斩首,严重的会诛灭三族。如果只是私人恩怨刺杀王侯,那么家中的妇孺还有一线生机,极有可能被发往宁古塔,为了这一线生机,这些人有些也不会承认是要反清复明。

  他把供词和曹寅朱尔哈岱的信扔在一边,最后才看了海棠和十一报平安的信,十一的信很薄,说自己和姐姐没事儿L,如今吃嘛嘛香身体倍棒,请皇父不要担心,也请皇父回去安慰开解祖母。

  康熙看完放到一边,最后看海棠的信,海棠的信很厚,信里开头就说自己没事儿L,把自己的一番算计写在了信里。

  康熙对海棠的算计有七分赞赏三分埋怨,埋怨她就不该用自己当鱼饵,就是需要鱼饵,让身边的侍女替自己去就行了!不过值得一说的是,海棠能根据一件小事推理出背后潜藏的大事,顺便掌握节奏,算无遗策,康熙是很开心的。

  接着是海棠对这件事的看法,那就是“首恶伏诛,从者不论”。

  她反对把事情闹大,江南富庶,一旦闹大会影响到最近几年的稳定和税收,更影响她用毛呢捆绑草原的计划。

  洋洋洒洒写了很多,康熙哼了一声:“妇人之仁!”

  在他的印象里,海棠的对内一贯是心软,但是在康熙看来,内部的反贼就该重拳出击。他对身边的太子说:“你妹妹就是心太软!这事儿L由不得她,让她接着在江南办差吧,这事儿L让朱尔哈岱主持,务必掘地三尺把那些心存反意的人给挖出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ms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ams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