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94 章 动根基_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笔趣阁 > 成为雍正妹妹之后 > 第 294 章 动根基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 294 章 动根基

  康熙对索额图那真是又爱又恨!

  当初除鳌拜的时候,索额图是一等侍卫,是康熙的心腹。除鳌拜的这件大事索额图做得很好,以至于索额图日后无数次在公开场合顶撞康熙,康熙安慰自己:他就是糊涂,人还是忠心的!

  和这次公开弹劾勇宪郡王相比,平三藩时在太和殿上和康熙唱对台戏、征噶尔丹时在优势兵力下当着所有臣子的面叫康熙赶紧撤军逃命相比,弹劾僭越那真是和风细雨的小场面!

  尽管是小场面,索额图一生中和康熙对着干的事儿多了,就是量变引发了质变,哪怕是一件小事儿,康熙忍了他大半辈子已经不想再忍下去了!当时就罢免了索额图,让他回家反省。

  索党成员也没惶惶不可终日,宦海沉浮,今儿被罢免明儿被启用这算是正常的,因为太子还稳稳当当的,所以在大家看来索额图不至于没了下场。而且说出去索额图还有面子,他是为了弹劾权王才有此下场,给不明真相的人和大部分朝臣一个刚直不阿的印象。

  这倒是把几位和海棠关系密切的阿哥们气得倒仰。好在走了一个索额图,剩下的人就乖多了,没再接着上表弹劾,都默认了婚事如公布的流程那样办下去。

  然而索额图滚蛋了,康熙心里的邪火还是没全部撒出来!

  他立即把矛头对准了内务府:让你们干活,你们干的什么活儿?!谁家办事还把花费多少银子公布出来,朕看你们个个包藏祸心!

  几位内务府总管被骂得一头口水,心里有苦说不出。

  就是普通百姓家里办事也不会主动跟人家说花了多少钱,除非是有哭穷或者是显摆的目的。

  百姓都是如此,内务府的预算更不会公布出来,就是能公布,这些人也藏着掖着,各种推脱。皇家办事儿的时候,内务府经手的人弄点油水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拿当初太子大婚这件事说起来,宴席过后,银制的酒杯丢了无数。内务府的说法是:参加宴席的官员带走了,要沾沾喜气。对这种事儿康熙一笑置之,也不追究,就默认了。

  像是那些各处悬挂的红绸缎,摆着看的喜饼喜面,这些都被底层的内务府包衣们带走了。更高级别的官员捞油水的时候润物细无声,在众人不知道的时候就弄走了好处,就是查账一般也查不出来,除非深究。

  所以内务府上下都忌讳查账,这种公布预算的事正常情况下他们更不会干!

  谁干的呢?

  谁干的已经不重要了,现在朝廷上有比查内务府内鬼更大的事儿出现了!

  大阿哥在次日的大朝会上公开弹劾太子!

  康熙光是听见“弹劾太子”这几个字都觉得眼前冒金星,他这人要脸,这个脸面不只是生前还有死后。就现在这个状况,他都能想到他驾崩后这江山和儿子们会是什么下场!

  康熙暴怒至极,坐在太和殿的龙椅上气得手都抖了!

  大阿哥这一招先斩后奏犹如晴天霹雳,在康熙没喘过气的时候,弹劾太子“截留蒙古

  贡品”,当场把证据宣读了。

  这罪名可不小,首先贡品是进献给朝廷的,截留贡品是以私害公。其次作为太子,截留贡品的原因是自己享用了,是人品卑劣。

  满朝哗然!

  毕竟在大家的印象里,在康熙一贯的引导下,太子是一个光风霁月的人物,怎么会对贡品下手!

  然而大阿哥拿出了证据,不是信口开河!

  大阿哥把证据摆在地砖上,磕头说:“汗阿玛,皇上,此事要让太子给您一个交代,给满朝臣工一个交代,给天下百姓一个交代!”

  康熙这时候赶紧看太子,看到太子看着骤然发难的大阿哥目光凶狠,康熙瞬间想起了当年一征噶尔丹的时候自己差点病死,这儿子压根不对亲爹的病情关心,简直是冷血至极。

  索额图不在朝堂上,太子觉得大阿哥骤然发难是欺负自己没了倚仗!

  太子又气又急,瞬间想到了解决办法,背不了的锅就甩出去,他瞬间想好了替他背锅的人,到时候就说有人瞒着自己打着自己的旗号截留了贡品,别管人家信不信,只要汗阿玛信了就行。

  太子立即站起来跪在康熙身边:“汗阿玛,儿子绝没干这样的事儿,儿子敢对天发誓,敢对着列祖列宗发誓,这事儿儿子不知情。请汗阿玛给儿子三日,不,两日时间,儿子去查清楚来禀告汗阿玛!”

  康熙看着已经成年的儿子,再转头看看那一排排震惊的脸,太子就是办了这事儿康熙也不打算让太子落下一个“截留贡品”的名声。

  他说:“就是在那公堂上也允许被告辩解,朕许你两日时间,查出来跟朕禀告即可。”

  太子谢恩,大阿哥就知道皇父偏心老二,就凭着这一点小事儿是动摇不了太子的。大阿哥跪着没起来,又说:“儿臣再次弹劾太子,太子铺张浪费,有诸多僭越之处,毓庆宫用度超过了后宫!太子自己的用度超过了汗阿玛您,儿臣这里有历年内务府账本为例,内务府总管凌普为太子提供大量金银,挪用了内务府银库,次次可循,如今内务府银库与账本不符,请汗阿玛明断。”

  下面爆发出嗡嗡的议论声,此时三、四、五、六、七、八几位阿哥站在一起,互相对视几眼都没说话。

  大阿哥还嫌事儿不够大,接着大喊:“今年有南巡和三个弟弟妹妹的婚礼这四件大事,银子肯定不够用,不信您只管去查,南巡的钱有了,弟弟妹妹办事儿的钱都没了。若是把弟弟妹妹先办事儿的银子留出来,您南巡的银子就没了。”

  不止是南巡,康熙今年还准备西巡。

  康熙刚开始是眼冒金星,这会就觉得自己的脑袋里面有人敲大鼓,哐哐哐的响!

  他扶着扶手站起来,梁九功赶紧上前扶着。

  下面索党的一个官员说:“内务府乃是供奉皇家的衙门,此乃是皇上家事,今日是大朝会,不应该放在这里说。”

  大阿哥麾下的官员立即出来辩驳:“皇家事就是天下事,怎么不该放在这里说?”

  康熙这会想

  弄死大阿哥,他作为皇帝⑷,自然知道如果不想让事情发酵下去,就要祸水东引,什么内务府库银,什么截留贡品,这种糟心事就该私下说!

  他当没听见内务府库银和太子挪用的事,就说:“直郡王你起来吧,贡品的事儿朕知道了,理藩院是简亲王在管,简亲王何在?”

  简亲王病了在家养病呢。

  康熙说:“蒙古贡品没送到理藩院,理藩院官员就该知道,可一直没说是什么道理?让简亲王上殿,朕要问问他这事儿是怎么一回事!”

  门外的侍卫赶紧去王府传旨,康熙说:“今日还有何事?漕运衙门?河道衙门?”

  大家也看出来了,皇上不想搭理内务府的事,大阿哥还想嚷嚷,河道衙门的人已经出列,把折子高举起来,有太监接着递上去了。

  河道衙门的官员跪着说:“此乃是河道衙门今年向户部申请调拨银子的折子,共计二百八十万两,已经向户部投递三次,户部拒不调拨,请皇上明察。”

  四阿哥准备撸袖子出来说话,他只给二百万,这二百万已经给得不少了,这伙人死抠着二百八十万,他只给二百万!

  四阿哥有准备,他对河道的事儿也了解,这二百万就是他根据自己手头有的资料得出来的。

  对方多要的八十万是修缮淮河支流的。笑话,淮河支流是八十万能修好的?别修了一半放着不管了,这等于没修,过几年是不是再要一回钱再修一段放着?

  做事没个章程,自从靳辅和于成龙去世,这河道衙门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四阿哥觉得河道衙门要是重新提交一份专门修理淮河支流的折子,在里面说明如何修?每公里耗费多少材料?作价几何?民夫的工钱多少?民夫每日要吃多少米粮?这些还可以考虑是不是一次调拨出去,账目不清他一两银子都不会给!

  大朝会除了刚开始大阿哥抽冷子闹的那一出,剩下的事儿几乎是围绕着户部不给钱闹出来的,很多衙门对着户部车轮战,四阿哥迎战,把所有人都喷了一顿。看得出来四阿哥很享受把这些大臣们给怼一顿的感觉,属于愈战愈勇。旁边三阿哥听着四阿哥嘴里不断说出来的数据,他脑门疼,觉得自己光听就晕晕乎乎的,老四居然都记得!

  四阿哥把人都给喷了一顿后,简亲王来了,简亲王雅布已经自己走不成路了,靠雅尔江阿背着上了大殿。

  太子就知道找个人替自己背锅,康熙是想让简亲王给太子背锅,可是这一看,雅布都病成这样子了,康熙自己都不忍。

  给简亲王设座儿,简亲王说一句话喘三口气,断断续续地说自己在路上知道理藩院出问题了,都是自己这长官做不好,愿意认罪。他坐都坐不稳,更没法起身,让儿子雅尔江阿替自己磕头请罪。

  康熙看着雅布一副命不久矣的模样,想想这几年去世的鄂扎、杰书等堂兄弟,宗室内已经快完成新老换代,再想想自己也是五十岁的人了,不知道还能活几年。

  而且雅布病了三年,康熙曾经暗示过雅布要让皇

  子掌握理藩院,所以雅布识情识趣就不再管了?_[(,也没让雅尔江阿去管,而九阿哥和十阿哥如今明显没时间去管,这才让理藩院没了宗室坐镇。

  康熙就把管理不力致使官员冒用太子名义截留贡品的罪名给了雅布背着,罢官去职扣除俸禄这一套操作完成后,让雅尔江阿去理藩院当差,算是前面打了一棒子后面给了甜枣,雅布的位置让他儿子雅尔江阿坐了。

  随后康熙宣布退朝,大阿哥对这个结局算的上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在散朝的时候对着太子冷笑了两声,太子对他恨的咬牙切齿。

  大阿哥刚出太和殿,就有侍卫上来叫住他:“大爷,您跟我们去后面一趟。”

  几位皇子听了以为是去乾清宫,立即跟上。四阿哥不想去,被六阿哥扯着一起去了,刚绕过太和殿,就看到慎刑司的人拿着木杖等着,旁边放着长条凳,这分明是要行杖刑!

  大家面面相觑,刚才叫大阿哥来的侍卫很不好意思地说:“大爷,您别怨奴才们,这是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才皇上吩咐的。”

  三阿哥立即问:“打几下?”

  慎刑司的一个人回答:“二十下!”

  八阿哥立即说:“且慢动手,我去求求汗阿玛。”

  大阿哥说:“老子要打儿子,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儿,开始吧。”

  说着把帽子摘下递给了身边的太监,走去趴在凳子上。六阿哥问:“诶,你们不给大哥盖着点吗?”

  慎刑司说:“皇上不许奴才们盖牛皮板。”

  重音落到了“皇上”“奴才们”上面,六阿哥听明白了:“我给大哥盖着点。”随后把官服脱下来叠好放在了大阿哥臀部,看老六这么做,其他弟弟赶紧脱,几件衣服摞起来垫着,慎刑司开始一边执行庭杖一边计数。

  隔着几层衣服,大阿哥的腰臀还是被打得青肿紫胀,大阿哥被太监背着走的时候跟弟弟们说:“这事大哥记住了,忘不了,回头有事儿来找大哥。”

  刚才叫大阿哥来行刑的侍卫这时候对几位皇子讲:“主子爷请各位爷们去乾清宫呢。”

  这几人到了乾清宫,内务府的大小官员跪了一地,太子在一边站着。

  康熙正在看内务府的账本,看到这几个儿子来了,康熙说:“老四,老五,老八,你们现在去内务府银库清点库银,看看现在剩余多少?”

  三人应了一声转身出去,康熙低头翻看账本,越看越生气,拿着账本砸下去,砸在了凌普的头上。凌普磕头如捣蒜,旁边的其他几位内务府总管恨不得全身五体投地与乾清宫的地砖融为一体。

  康熙对三阿哥和六阿哥七阿哥摆手:“忙你们的去吧。”

  哥仨如蒙大赦,立即退出来,出来后三人的选择一样,都去了后宫。

  六阿哥跑到永和宫,因为天气慢慢地热了,永和宫的宫妃都在收拾东西准备这两日跟着皇上搬到畅春园去。

  德妃也在收拾东西,她在畅春园有固定的院子,就是什么都不带去了也能立即住下。德妃这会收拾的是几个

  孙子孙女的玩具,让人装箱,到时候去园子里把孙子孙女接来,让他们接着玩。

  六阿哥小跑着来了,德妃看了问:“怎么大白天跑来了?不干活儿了?”

  额娘,妹妹的婚事可能要有变化。?_[(”

  德妃一听瞬间急了:“怎么了?是不是扎拉丰阿出事儿了?别到了成婚的关口新郎获罪了,这……”

  “不是,不是扎弟,也不是妹妹,新郎新娘好着呢!”

  德妃松口气:“我就说董鄂家不是那看不清事儿的人家,扎拉丰阿也是个好孩子。能出什么事儿?”

  “内务府没钱了。”

  德妃笑起来:“他们没钱关你妹妹什么事儿?有没有钱你汗阿玛都要给你妹妹办婚礼。”

  六阿哥坐到德妃身边把今儿大阿哥弹劾太子“截留贡品,奢靡无度”的事儿讲了。

  德妃有些不信:“蒙古能有什么好东西,还值得太子去截留贡品,咱们这位太子爷不是没见过好东西,说不定还看不上呢。至于奢靡无度?他们毓庆宫才多少人,就是人人铺张浪费能浪费到哪儿去?我也没见到太子妃有什么铺张浪费的地方。”

  六阿哥说:“真不真的咱们母子也讨论不出来,等四哥回来再跟您说吧。四哥五哥和八弟去查库房了,下午就能知道了。我只盼着库房里面有很多银子,要不然妹妹的事儿年底办,前面的大事花了那么多钱,到年底剩不多少了!”

  而此时康熙的心简直是泡在冰水里一样凉透了。

  他担心太子成家后养家困难,让他随意取用内务府的东西,怕内务府的人搪塞他,让他乳母的丈夫凌普做主管方便他行事,结果他反客为主,反而成了内务府的主人。

  康熙的手指放在仅剩的账本上敲着,跟下面传令:革凌普总管之职。

  侍卫进来拖着凌普出去了。

  太子看着凌普被拉出去,赶紧看向康熙。

  康熙挥了挥手,让其他官员下去,站起来和太子说:“内务府的事儿到此为止,朕许诺你随意动用内务府的钱物,这事乃是朕有错在先,失了察查。”

  太子刚想张嘴说话,康熙抬手阻止了他,就说:“截留贡品的事儿,你回去查查吧。”

  太子说了声是,退出去了。

  看这个儿子真不打算解释几句就这么离开了,康熙的眉头忍不住皱了起来,这是什么?这是闯了祸之后没担当。,还是笃定了不会治他的罪就一直就这么维护他?

  康熙心头对太子能不能继承江山产生了疑问。

  太子目前所作所为已经不单单是能不能善待兄弟姐妹的问题了,现如今已经成了一个能不能做太子做皇帝的问题了。

  康熙头一次冒出:要不换个太子试试?

  然而这问题刚冒出来之后,他立即否定了,废立太子是动摇国本的大事,纵观历史,每次废立太子都是血流成河,不得不慎重啊。

  然而不废太子,太子却表现得这么拉胯,暴露出来的这么多缺点已经让康熙忍

  无可忍了,他在乾清宫转来转去,在心里不断衡量废太子的利弊。

  最终想到了发妻赫舍里皇后,皇后拿命换了儿子一命,当娘的做的够多的了,自己这做爹的怎么能轻言放弃呢。

  他在不停地复盘太子这几十年的成长轨迹,觉得最大的问题是自己对孩子太过疼爱了,觉得这孩子没了额娘,就对他在物质方面有着极大的放纵,以至于他做出了挪用内务府库银的事情。

  如今孩子也长大了,该让他知道什么叫做君臣有别,纵然太子尊贵,哪里能越得过皇帝呢?

  让他知道什么是敬畏,他才能兢兢业业!

  康熙忍不住想起九阿哥来,九阿哥以前也是个小混账,小的时候办过过很多混账事,打也打过骂也骂过。就这么一路磕磕绊绊地长大,直到最近几年出去了之后才显得成熟稳重了起来,说话也有条理了,人也出息了。可见“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这句话是有道理的。

  康熙又想到“自古英雄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这样的话,就忍不住反思自己,觉得自己不应该替太子把所有的事情都给解决完,就应该让他吃点苦受点罪,不然不会成长。

  他打定主意不管太子,不仅不帮他解决困难,而且要在其他方面对他更严厉。

  因为教育儿子的事情使得康熙在不断反思,连午饭都没吃,直到下午去盘点库房的三个儿子回来。

  四阿哥年纪最大,他汇报了此次盘点:“其他的东西没查,就库银而言,少了一百八十万两。”

  “多少?”

  “一百八十多万。”

  康熙眉头紧皱,叹口气,对梁九功说:“从朕的内帑拿出一百八十万填补进库房。”

  梁九功应了一声。

  康熙问八阿哥:“你弟弟妹妹的婚礼准备得如何?”

  八阿哥立即回答:“九弟的婚礼已经齐备,十弟的在准备,妹妹的还没开始操办。”

  康熙对着八阿哥盯了一会,盯的时间非常长,长到五阿哥这愚钝的人都发现不正常,忍不住看看八阿哥再看看康熙。

  康熙长长地叹口气,对着几个儿子挥手:“忙你们的去吧。”

  三人一起出来,五阿哥看着八阿哥问:“八弟最近干什么了?怎么汗阿玛盯着你看了那么久?”

  四阿哥嗤笑一声先走了,八阿哥微笑着说:“弟弟也不知道,或许是汗阿玛当时发呆,五哥就觉得他是在看弟弟。”

  是吗?

  五阿哥且信且疑。

  这时候十一阿哥的太监来请五阿哥,五阿哥就跟着去了宜妃的翊坤宫。

  翊坤宫里面,十一阿哥躺在榻上,肚子上放着盘子,里面是一串洗干净的葡萄,他是不时地从盘子里摘葡萄送进嘴里。

  五阿哥来了给额娘宜妃和姨妈郭贵人请安,郭贵人热情地把葡萄给五阿哥吃:“这是内务府今天刚送来的,我还说这葡萄没有秋天时候的好,表皮软塌塌的,你额娘说已经放了一个冬天,这都春天了,能放到现在没有坏也就是表皮软了些,还是能入口的,就叫了你弟弟来吃。这是给你留的,还有一些是等会儿你带回去给你媳妇和孩子的。”

  五阿哥赶紧谢了额娘和姨妈。

  十一阿哥说:“内务府向来是看人下菜碟,今天五哥去查他们,这才迫不及待地来卖好了。对了五哥,您查的怎么样?”

  五阿哥叹口气:“别的东西没有查,光是银子就查出来少了一百八十万两。一百八十万啊,这可不是小数目。刚刚我们跟汗阿玛说过了,汗阿玛从自己的私房钱里掏出了一百八十万两给补上了。”

  十一阿哥冷哼一声:“老子补儿子的窟窿,哼哼哼哼,换成咱们,汗阿玛才不管呢,非逼着咱们自己补窟窿不可。”

  说到这里笑了:“我这就是痴人说梦,咱们哪有机会从内务府里面随便拿东西。对了,不影响哥哥姐姐的婚礼吧?”

  宜妃对九阿哥和十阿哥的婚礼很上心,就说:“你这两个哥哥才花多少钱,左右不过是十多万两银子把哥俩给打发了。就是你姐姐的婚礼花钱多,我估摸着缺也就缺在她的事儿上,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就是别的事能得过且过,她的事上你们汗阿玛是不乐意糊弄着过去的。”

  十一哼唧了几下,不忿地说:“既然大哥把太子给扒干净了,一点脸面没给他留,我看将来汗阿玛怎对他!难道将来还如往常一样事事都包庇他?”

  就跟那没断奶的孩子一样,将来没老阿玛了,看他怎么过日子!!

  则美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

  请收藏本站:https://www.samsf.net。笔趣阁手机版:https://m.samsf.net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